在华宁工业园区中复连众首台风力发电机叶片下线仪式上,近十八层楼高的叶片披红挂彩,如长龙般随牵引车徐徐驶出车间大门。时隔半年,中复连众进入全市规模工业大盘,成为第431户规模以上企业。至此,玉溪规模工业大盘历经近三年调整净增101户。
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伴随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玉溪规模工业呈现大洗盘。自2014年以来,退盘企业达88户,入盘企业达189户。时至今日,透过大浪淘沙后的玉溪规模工业大盘,看到的是玉溪工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努力和成效。
培育——做大规模
按我国现行工业企业统计标准,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企业划入规模以上企业之列,由其组成的规模工业大盘是产业发展层次、企业治理水平和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实力的具体体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步入新常态,玉溪工业进入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攻坚期。随着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度稳居规模大盘的矿冶板块首先步入调整之列。2014年以来,41户采选、钢铁、化工、建材企业相继退出规模工业大盘。随之制造业板块开始大幅调整,33户低端落后制造企业相继退盘。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招商和重点企业培育力度的不断加大,包括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生物医药及食品、纸制品及包装在内的102户企业入盘。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推动下,多达56户农产品加工营销及农资生产、科技服务企业入盘。而19户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企业则为玉溪规模工业大盘增添新亮点。
抓实规模企业培育,经历近三年大幅调整,玉溪规模工业大盘从2014年底的330户增至今年9月底的43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净增101户。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2.4%,较2014年底提高3.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大盘对全市工业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调整——优化结构
历经此轮大浪淘沙的玉溪规模工业大盘,彰显出的是玉溪工业在调整转型、提档升级中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趋势。
截至今年9月,在玉溪规模工业大盘中,烟草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3%;较2014年下降2.9个百分点,非烟工业占比35.7%,提高2.9个百分点。从这一降一升之中可见,玉溪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烟草一枝独秀的单一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与此同时,规模工业大盘中的非烟工业板块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推进。截至今年9月,矿冶产业占非烟工业增加值比重54%,较2014年下降15个百分点;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10.7%,较2014年提高7.7个百分点。
随着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批集种养、加工、营销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与之配套的农资生产、科技服务企业,经过提档升级后入盘,成为加速推动非烟工业板块结构调整的又一新动力,非烟工业板块中矿冶一业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改变。
玉溪规模工业大盘结构优化,折射出在烟草、矿冶两大传统支柱动力减弱,正处于爬坡过坎艰难期的玉溪工业,通过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和优化非烟工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格局,蓄积新的增长动能。
创新——提升质量
历经大浪淘沙的玉溪规模工业大盘,彰显出的是玉溪工业在推进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强化企业治理提升产业层次的新趋势。
今年7月,玉昆、汇溪、福玉三大钢企完成“三合一”的实质性整合,标志着玉溪规模工业大盘中的矿冶板块经过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的洗涤后,开始迈出整合重组巩固提升的新步伐。在此之前,易门铜业10万吨粗铜技改项目建成投产。继此之后,玉珠水泥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熟料项目投产在即。
坚持整合优化、提档升级,玉溪矿冶业在创新驱动中开始走出低谷,并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截至今年9月,全市规模以上矿冶业增加值增幅高达32.1%。
华宁实现风机、叶片、塔筒风电设备核心项目聚集,成为云南最大、全国配套最全的风电设备制造基地。太标集团构建集冶炼、铸造、制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成为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经典范例。以恒昌、恒茂、CY集团为龙头,玉溪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铸件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的腾达机械、欣宇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中国制造2025玉溪行动计划”引领下,玉溪装备制造业重构发展格局、培育创新基因、打造增长动能,展现发展新姿。全市装备制造业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幅。
沃森居身全国疫苗行业第一方阵,维和成为亚洲一流三七总皂苷提取企业,万绿成为亚洲最大芦荟加工企业,贡润祥制造出太空茶,猫哆哩成为休闲食品名片。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正让玉溪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歌猛进。
中广核、中电建开发风电光电,贵研工业加快产业化步伐,蓝晶科技启动扩能增量,福慧、宝尔、同方等一批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和信息企业入盘。科教引领,创新驱动,正让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在内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截至今年9月,玉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成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1个,院士工作站17个,以及一批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在这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支撑下,全市60%的非电工业投资投入技改研发,规模工业大盘增长质量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浪淘沙永不停息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程,调整转型周而复始成为永恒的定律。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整体现状的规模工业大盘的调整同样成为永恒的进行时,正所谓大浪淘沙方见真金璀璨。
尽管玉溪规模工业大盘在培育中不断做大规模,在调整中持续优化结构,在创新中着力提升质量,但就目前结构而言,非烟工业占比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支撑力度依然有待提升,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将是长期存在的短板。
盘点2016年玉溪规模工业大盘,41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增加值仅1.4亿元,且超过80%的增加值由20%的企业创造。在非烟板块中,户均增加值仅为0.5亿元。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大入盘企业培育力度,壮大规模、提升效益,仍将是长期努力的方向。
业内分析,在全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随着规模以上企业整合重组,提档升级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包括航空制造、智能制造、信息终端制造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玉溪顺义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科教创新城等一批重点产业聚集平台的建设,玉溪规模工业大盘还将发生新一轮震荡。
可以预见,在推进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引导发展为动力,将进一步促进玉溪规模工业大盘大浪淘沙,低端、落后、低效产能还将继续退盘,一批集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实体还将相续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