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治修制,即成方圆。”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是管党治党标本兼治的长远之举、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立足市情实际研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谋划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推进改革,打出了一套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组合拳”,先后推出70余项制度性成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聚焦改革主题 聚力发展大局
准确把握大局、自觉服务大局,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几年来,我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按照视野要宽、切口要小、精度要高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来展开。
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围绕选拔培养好干部这个目标,出台《2016―2020年玉溪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规范选人用人的重点环节,明确干部选拔培养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办法措施。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动议、推荐、考察、全程纪实等系列配套文件,编印干部工作业务操作规程,规范干部选任基础工作,确保选人用人该有的程序一个不少、该守的规矩一条不破。探索建立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机制,加大提拔使用在重大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招商引资等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干部,一大批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干部岗位。
深化“美丽玉溪服务先锋”行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取得新成绩。出台全市基层党建“建设年”“提升年”方案等一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城市、机关、学校、企业、“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组织开展小组党员活动室全覆盖、中小学校党建“育禾苗·感党恩”、村级后备干部“金种子”工程等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强化积分结果运用,推广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场所“星级达标”、智慧党建、党群服务中心等经验做法,加快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开展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把评议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实体化”。
坚持问题导向 瞄准难题破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更是改革的突破口。我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群众关注,盯住难啃的“硬骨头”真刀真枪改,力求每一项制度成果都能解决一个问题。
针对干部日常管理监督落细落小不够等问题下功夫。扎紧制度“笼子”,制定“敬业有功、怠业必惩”实施方案,以“不跑上层下基层、不看关系看政绩”为导向,建立与干部进行经常性、全覆盖谈心谈话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疏通干部“下”的渠道,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的22种情形,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成为常态。健全完善市管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等内容的考核,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针对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出实招。出台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组织保障的文件,开展县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专题调研和考核研判,建立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挂包部门与县乡脱贫攻坚捆绑考核机制,定期对扶贫领域、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视频督察,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8.02亿元,协调财政贴息2888万元,扶持7万多名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带动1.1万贫困户脱贫。
针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短板等问题求突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小个专”党委和社会组织党委,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提升百日攻坚行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提高到64.4%、71.4%,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玉溪高新区、峨山县等地探索政府购买“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者岗位,充实党建力量。全省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暨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提升行动工作推进会在玉溪召开,先后有30多批3000余人到我市考察学习。
注重探索创新 突出实践特色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具有玉溪特色的党建制度改革项目,让试点改革充分发挥出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
实施“仙湖卫士”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三湖”保护治理,建立“五包”责任制,组建爱湖护湖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实施环湖环境卫生整治和面山绿化美化工程,带动沿湖群众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制定“仙湖卫士”流动红旗评比管理办法,对评选为先进的家庭和个人,优先享受贷免扶补、小额信贷等政策。自“仙湖卫士”行动计划开展以来,涌现出解晓峰等一批“仙湖卫士”典型,中央何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宣传报道。
建立领导班子配备结构模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领导班子结构、功能和领导班子成员职位、职责等进行系统集成和科学设计,构建“班子模型要素维护、模型定制、模型查询、模型研判分析、班子模拟配备”五大模块,建立起1200余名县处级干部和7000余名科级干部信息数据分析库,实现“以人找岗、以岗找人”的双向互动,并运用到换届、分析研判和调整干部当中,努力做到知事识人、精准考察识别干部。
强化制度执行 确保落地见效
深化改革,关键在抓落实。针对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目标任务,强化政治责任,进一步完善具体措施、办法、机制,着重发挥制度约束性作用,有力凝聚了干事创业正能量。
加大考核力度。把党建制度改革责任作为管党治党责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把抓落实作为重中之重,明确“一把手”亲自抓改革,把党建制度考核纳入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内容,赋予改革工作在年度综合考评中的较大分值,从根子上提升了各方面抓改革的重视程度。
加大督促检查。按照“谁出台政策、谁负责抓落实”的原则,扣紧改革主体责任,统筹督查内容、督查力量、督查进度,组织开展“组织工作调研落实月”活动,建立起调研情况登记和公示制度,对已出台的制度进行专项督查,着力解决好制度落实中存在的“中梗阻”、党员群众获得感不强等问题,确保出台的制度上下衔接、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回眸过去的几年,我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涉险滩、动筋骨、解难题,以破竹之势、创新之举频频推出务实有效的改革举措,织密扎牢了管党治党制度笼子。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我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工作必将取得更大成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