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天的连续奋战,截至11月5日,华宁县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县864辆黄标车淘汰治理工作任务,办理补贴500余笔,补贴金额370余万元,实现了黄标车淘汰治理率先突破100%,成为全市第一家率先完成黄标车淘汰治理工作任务的县(区)。
为深入推进“淘汰治理计划”,华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一是加强源头管理。严格登记制度,对连续3个检验周期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严格按照规定强制注销报废;对达不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不予办理转入手续;对距强制报废规定要求使用年限1年以内(含1年)的黄标车,不得变更使用性质、转移所有权或者转出登记地所属的行政区域;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且逾期未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的黄标车,告知其所有人期限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并公告期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限制所有人办理有关车驾管业务;对逾期未检验、违法未处理的车辆督促其到交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对未取得环保验收检测合格标识的机动车不予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二是严格细化措施。实行县、乡、村三级包责机制,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人,深入推进清查工作;采取发送手机短信、电话通知、邮寄信件、上门服务等措施,组织民警深入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宣传发动。三是及时告知提醒。实行集中告知,通过“企信通”向存在隐患的黄标车车主推送具体违法信息,并做好相关短信告知台账;采取逐一告知,逐车逐人电话追责告知情况、隐患处理进度,对电话无法联系及通知后7日内不及时消除隐患的车主和驾驶人,主动上门书面告知并签字备案,督促其消除隐患。四是加大路面管控。采取流动巡逻、定点检查、机动车查缉布控系统开展查处工作,发现一辆、查处一辆,达到报废标准的,一律强制报废,形成严格重罚的态势。五是增设限行标志。在县城主要路口增设9块禁止黄标车驶入县城标志,限制了黄标车的行驶范围。(玉溪日报特约记者 陈志莲)编辑: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