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中小企业云服务网
  • 找资讯
  • 找服务
  • 找企业
  • 找产品
  • 找供应
  • 找需求
  • 找视频

谱写森林玉溪建设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8-09-26 来源: 浏览量:280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林业管理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加快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全面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谱写森林玉溪建设新篇章。

持之以恒赢得青山常绿

记者从市林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护林育林,截至2017年,完成工程造林300余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8.99万亩,封山育林211.24万亩。完成低效林改造90.97万亩;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有效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强化检查考核,深入推进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目标责任制实施;不断夯实林业基层部门基础,发挥基层职能;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林政执法力度,确保林区治安稳定,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林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1985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玉溪全地区森林面积3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6.3%,活立木蓄积量2980万立方米。而最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林地面积10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57%,林木绿化率为67.94%,活立木总蓄积量5593.6万立方米。我市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有了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林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玉溪正确处理林业保护与开发关系,近几年,全市林产业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有力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玉溪的生动实践。到2017年,我市已拥有国家、省级林产业龙头企业40多户,初步形成了涵盖特色经济林、竹浆纸、林产化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木材加工、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观赏苗木8个产业门类的林产业发展格局,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66.95亿元。龙头企业职工人数达4600多人,季节性用工11万多人次,带动农户7万多户,帮助他们实现户均增收6600多元。这些企业已获得产品、技术等相关认证32项,拥有8个云南省名牌产品、11个省级著名商标和52项国家专利。其中,易门林缘香料有限公司、云南磨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我市还建设培育了1户国家级林农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46户省级示范社,这些林农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5200多户,带动农户2.5万户,经营总面积10.4万亩,带动基地面积15.5万亩,资产总额达1.9亿元。

重点改革有力推进

玉溪的林权改革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玉溪地区开展核发国有林权证工作;到1992年,全地区先后对47户、面积92.85万亩的国有林地核发了林权证;到2008年,全部完成国有林权核权发证工作。

2007年,玉溪市成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明晰到农户。截至2012年9月,全市9个县区75个乡镇637个村5545个村民小组共完成确权宗地30.37万宗,确权面积1370.1万亩;核发林权证15.38万本,股权证及均利证8.14万本,发证率100%;排查纠纷4952件,调处4898件;林权更正8149宗,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全市加强管理服务,规范林权流转,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林权流转累计宗数3120宗,面积26.06万亩,金额31639.91万元。累计林权抵押贷款宗数3033宗,面积33.51万亩,贷款金额99952.35万元。

此外,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于2016年5月启动。我市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改革目标,制定改革方案,按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工作。截至2017年8月,我市被列入改革范围的6个国有林场顺利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并于2018年4月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近期,《玉溪市全面推行山林长制实施意见》下发实施,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山林长制,再次发出了持续推进玉溪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员令。

自然保护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从1986年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的申报批复,到2017年峨山高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的批复,30多年来,我市自然保护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捍卫生态安全、储备战略资源等方面日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从市林业部门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我市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单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高,是区域生物资源最为富聚、生物多样性最为多样的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发展,目前全市已拥有自然保护区15个,属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3个,总面积达10.6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13%。其中:国家级2个,为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和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为玉溪市红塔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玉溪市玉白顶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易门龙泉市级自然保护区;县级自然保护区8个,为澄江梁王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易门翠柏县级自然保护区、华宁登楼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磨盘山县级自然保护区、通海秀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江川大龙潭县级自然保护区及峨山高鲁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玉溪自然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独特且显著的功效。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市各县区行政区域内都拥有各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327米到3137米之间,保护了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植被、竹林及国内具有独特地位的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植被类型,保护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构成了全市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据《玉溪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标准推算,林业部门管理的13个国家、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了36.74亿元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此外,我市按照“山山有领导、段段有人管、重点有人盯、责任全覆盖”的要求,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层层分解、压实责任,坚决打赢森林防火保卫战,实现连续多年无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森林防火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