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00家各类物流企业,超过8万辆各型载货汽车, 超过157亿吨公路货运年周转量,超过1.2万吨铁路日货运量。52户备案快递企业,165户备案快递分支机构,超过400万件年快递业务量。这一系列统计数据的背后,是玉溪近20万物流从业者在滚滚车轮上日复一日的辛劳。
随着以玉溪为中心的“三出省、三出境”高速公路和“一出省、两出境”铁路大通道的形成,以及航空货运、管道能源输送的建设,城乡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城乡建设加档提速需求的拉动下,玉溪正在加快布局现代物流产业新版图,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和从业者的涌入。
1 大发展提出新需求
如何将每年超过13亿公斤的蔬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价格从田间投放到餐桌上?这是通海县蔬菜加工销售企业和成千上万户菜农的共同期盼。如何有效释放近千万吨钢铁产能,将上百万吨建材销售到南亚和东南亚每个建筑工地?这是玉溪钢铁企业老总们的共同希望。
“现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的先导产业。”研和工业园区管委会经发局局长温鹏说:“工业转型升级,农业提质增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都对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新需求。”
2016年,我市经济总量达1311.9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超过45亿公斤,仅蔬菜产量就超过22.9亿公斤。主要工业品产量超过7400万吨,仅钢材产量就超过648万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产能,需要更加强大的物流提供支撑。
2016年,我市237.5万人口带来超过326亿元的社会消费。超过110万的城镇人口年均消费增速达14.2%,超过127万的农村人口年均消费增速达10.4%。打造“三湖”生态城市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扩大消费拉动增长,需要更加快捷的物流提供保障。
2016年,我市进出口额跨上20亿元美元台阶,境外投资项目达36个,总投资额近3亿美元。随着泰国曼谷、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和越南胡志明市商务代表处和众多出品企业境外公司的设立,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对发展国际化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要是在城乡结合部,看到的都是杂乱无章的仓储房,无序停放的货运车。”红塔区商务局副局长邱斌用“小、散、乱、差”四个字概括出目前红塔区乃至全市物流行业的现状。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市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不足20户。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仅4.2%,占全市GDP比重仅1.6%。由此可见,玉溪现代物流产业尚处起步阶段。
立足“三区一港”战略定位,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国内区域合作和国际市场竞争。玉溪未来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物流滞后现状,加快发展以现代运输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和现代商业为基础,融合全供应链条的现代物流产业。
2 大通道创造新机遇
落户红塔工业园区的通力物流园
在通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总裁李修平的电脑上,储存着一幅自制的区域物流网络图。当他每次打开这幅图时,眼前就会浮现出上百辆汽车从通力物流园浩浩荡荡驶出,依托公路港进入全国物流网络,立足沿边口岸驶入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情景。
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经济调整转型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有力推动了玉溪交通物流网络建设,这是全市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新机遇,拥有近60年历史的通力运输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涅槃重生。
跟着李修平移动的电脑鼠标,看到昆曼高速的贯通,弥楚高速和玉临高速的建设,让玉溪成为外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公路交通要冲。随着晋红高速、澄川高速、弥楚高速的建设,玉溪拉近了与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两大国内区域发展平台间的距离。
昆玉高铁投入营运,玉溪融入全国四纵四横高铁网。泛亚铁路东线和中线的建设,让玉溪成为中越、中老国际铁路核心节点。通过这一“Y”形铁路网连接国内和国际,玉溪将成为发展公铁联运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同时,中缅天然气管道的贯通,江川西南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将让玉溪物流网络变得更加立体。越织越密的交通物流网,让玉溪的公路交通由过去的“鱼刺”形演变成放射状,铁路交通由过去的“盲肠”变成国际大通道。
以玉溪为枢纽形成的“三出省、三出境”高速公路通道和“一出省、两出境”铁路通道,让这颗滇中明珠在全省构建的“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和“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中显得更加耀眼。
截至2016年,玉溪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7万公里,高级和次高级公路占比达37.5%,成为全省唯一实现“两轨三速,客货分流”铁路运输的州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让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玉溪,成为云南重要的内陆港。
以现代交通网络为基础,包括公路物流、铁路物流、航空物流、管道物流在内的立体物流网络新格局正加速形成,为玉溪加快布局内联国内大江南北,外接东盟11个国家19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双向开放的现代物流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3 大联动绘就新蓝图
“依托红塔集团,玉溪有了烟草物流。依托钢铁产业,玉溪有了钢铁物流。依托果蔬畜牧产业,冷链物流快速兴起。” 邱斌通过回顾玉溪物流产业发展历程认为,现代物流必须与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联动,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主导性产业。
一列货运列车行驶在昆河电气化铁路刺桐关攒坝塘高桥上
市商务局副局长自福庄用“一核、两带、七节点”勾勒出了玉溪现代物流产业规划布局。立足这一规划布局,未来十年,玉溪将着力打造融入滇中、畅通云南、联接国内、通达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内陆港和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蓝图:以红塔区和江川区为核心,立足研和物流综合保税中心、研和综合物流园区、红塔通力物流园、红塔活发物流产业园以及江川西南航空货运枢纽、九溪瑞特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打造现代物流企业总部,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形成物流集散中枢,辐射带动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立足区域协同,推动昆曼物流经济带建设,联动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立足融入滇中城市群,推动滇中环线物流经济带建设,联动全省全国现代物流。坚持资源互补、业态互补,特色发展,统筹生产性物流与生活性物流,辐射带动物流资源和市场资源;加快推进包括易门工业品区域物流节点、通海中国―东盟农产品国际物流节点、华宁多式联运物流节点、元江高原特色农副产品物流节点、新平农产品与矿业物流节点、峨山生产性物流节点、澄江区域综合服务型物流节点在内的七大物流节点建设。
通过“核心―中心―节点”的层次化空间布局,玉溪将实现现代物流产业与昆玉―玉元经济带、“三湖”经济带、滇中高速环线经济带、红河谷―绿汁江热区经济带,以及分布于各县区的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实现现代物流与“三湖”城市群和乡村商贸聚集区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围绕夯实物流基础网络,健全物流产业体系,壮大物流主体,提升物流总体水平,优化物流发展环境。实施包括园区示范、通道建设、多式联运、城乡配送、智慧物流、供应链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企业培育、标准化建设在内的一系列工程,玉溪将着力提升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层次。
4 大建设打造新高地
正在建设中的玉磨铁路研和货运站
“退城入园”投资近1.5亿元建成综合物流园,立足全市面向滇中聚集物流资源,打造第三方物流平台。携手传化物流推进公路港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省、连接全国、通达南亚东南亚的物流网络。引进智能化平台和先进管理,发展结算支付、公路交费、车辆保险、购车信贷等物流金融服务延伸产业链条。这是通力运输实施的提档升级“三级跳”。
李修平介绍,自2005年改制至今,历经阵痛的通力运输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基本完成了提档升级“两级跳”。至此,企业资产增长了近7倍,职工人数净增226人,职工年均收入增长3倍。
李修平直言,通力运输携手传化物流最终完成公路港项目建设,实现物流产业链延伸后,将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第三方物流平台。通过实施优化组合运输,高效信息化管理,与传化布局全国的上百个公路港互联互通,可以为玉溪制造和商贸企业减少超过5%的物流成本。
与通力运输一样,结合发展新需求,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融入现代物流产业新浪潮,包括活发物流、玉交物流、金腾物流、福旺物流在内的一批本土物流企业纷纷“退二进三”和“退城入园”,加快提档升级步伐,融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大潮。
在澄江县工业园区的一个废弃磷矿区,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云南向道投资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施晓升指着已平整成形的大片土地介绍,这是由向道投资投入23亿元建设的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
施晓升介绍,随着昆明城市建设的推进,云南向道投资有限公司在昆明主城区的食品批发、五金机电和农机销售三大市场都面临外迁。落地澄江的中国东南亚食品商贸仓储物流港,实际上就是企业旗下的新广丰食品批发市场外迁项目。
“到明年,在这里将建成由5444个门店组成的食品商贸区, 10万平方米库房的仓储区, 200亩的物流区以及综合办公区。”施晓升介绍,这个集商贸、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大型食品物流港,将成为云南省最大的专业化食品商贸仓储物流中心。集聚超过3000户食品批发户,覆盖全省85%的超市、90%的小卖部并辐射东南亚,年交易额将超过100亿元。
与向道投资一样,因为大通道建设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新蓝图规划提供的发展大平台,玉溪吸引了中天城投、上海新跃、贵阳货车、杭州北江、云南盐业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抢滩落地,布局智慧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固定资产投资达145.85亿元,同比增长116.4%。
玉溪正坚持以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和培育本土重点物流企业相结合,培育第三方物流平台,壮大物流市场主体。
玉溪正坚持巩固提升以高原特色农产品、烟草、钢铁、能源为主导的传统专业物流。大力培育发展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保税物流、快递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兴物流业态,提升和完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玉溪正以推进物流产业园区、专业物流市场、城乡配送网络和综合物流保税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新高地。(记者 唐文霖/文 潘泉/图)
短评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需要全方位的支持
□ 雨林
随着经济调整转型步伐的加快,以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不仅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上升为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的先导产业。
在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叠加、“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在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运用的支撑下,随着一批外来知名企业的进入和一批本土重点企业提档升级,玉溪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此时,规划引领、机制保障、政策支撑、资源支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现代物流产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需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组织领导,促进部门协调配合,构建联动机制,破解突出问题,才能消除体制障碍,打破行业和部门封锁、垄断及市场分割的格局,实现资源整合,创新驱动、协调推进。需要在完成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包括物流体系、物流园区、物流节点在内的各类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规划的衔接。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实现科学布局、优化布局、高效投资、健康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是以现代运输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和商业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需要制定更为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构建包括招商引资、项目认定、投资立项、用地优惠、企业培育、队伍建设等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全方位支持物流业发展壮大。
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需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投资,加大对物流网络通道,物流产业平台以及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以及企业整合重组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还需要通过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统筹发展用地,畅通融资渠道,切实落实“政策一宽再宽、服务一改再改、利益一让再让、环境一造再造”要求,创优政策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现代物流产业投资洼地和兴业高地,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同时,在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提升行业自律能力,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水平,确保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