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踊跃向通海灾区捐款
连日来,通海5.0级地震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地震灾情发生后,社会各界或来信来电,向通海灾区表示慰问;或捐款捐物,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8月14日清晨,已经有爱心人士打电话来咨询向灾区捐款捐物的流程,我们安排好工作人员耐心解答。”通海县民政局局长普家忠介绍,由于打电话来咨询捐款捐物的人比较多,县民政局及时把这一情况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
考虑到县民政局要投入大量精力开展灾情上报和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安置工作,通海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此次捐赠活动由县民政局负责接收捐款,由县红十字会接收捐赠的物资。16日中午12时许,通海县民政局和通海县红十字会分别向社会发布了关于“8·13”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的公告,公布了捐款账号和开户行,以及物资捐赠的联系人和电话。
16日14时,记者来到通海县行政中心一带的捐赠接收点,通海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赵振华在仓库门口与爱心企业负责人通电话,商量接收捐赠物资的时间。“捐赠接收点已经接收到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大米、食用油、矿泉水、牛奶、帐篷等物资,还有很多爱心人士联系捐物。”赵振华向记者介绍。
说话间,祖籍湖北省天门市的定稳口腔诊所负责人龚定稳,带着员工把100件矿泉水送到了通海县红十字会的救灾物资仓库。他边搬水边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通海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一家四代,通海有难时,我应该回馈通海人民,捐些水给大家喝。”
14时30分,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主任罗坷带着10余名员工拉来一车帐篷。从新闻媒体报道了解到通海地震的情况后,罗坷组织筹资购买了100顶帐篷,并将帐篷从昆明送到通海。“帐篷是灾民需要的物资,把它们交到灾民手中时,我们既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又体会到律师的公益精神和正能量。”罗坷对记者说。
16时,特意从四川赶来的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带着四川烟草系统的深情厚谊,向通海灾区捐赠了100万元……近3天来,市、县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接到多个捐赠电话,省内外一些企业、单位和有关部门纷纷表示,将伸出援手向灾区捐款捐物,以己之力与灾区群众一道共度难关。(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 李冉)
我市多部门向灾区捐款
灾难无情人有情,八方支援献爱心。8月13日和8月14日,通海连续两次发生5.0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8月16日,市委办、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干部职工踊跃为灾区捐款,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当天,市委办全体党员干部为灾区群众捐款,为受灾群众尽一份绵薄之力,表达一份心意,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责任担当,进一步激发“风雨同舟 共度难关”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市纪委监委,227名纪检监察干部捐款44800元,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有关部门全部移交地震灾区。市委组织部积极响应市委号召,8月16日下午,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向通海县地震灾区捐款,共计8100元,以实际行动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树立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市委宣传部在捐款现场通报了通海“8·13”“8·14”地震灾情,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密切关注灾情,做好宣传工作,严守工作岗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纷纷踊跃捐款13000元,用行动彰显社会责任感。同时,各单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干部职工都纷纷打回电话,表示要向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并通过代捐、认捐等形式捐款。
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受灾的群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重拾生活信心尽一份绵薄之力。(玉溪日报记者 张雯)
危难时刻 与灾区人民同在
8月13日、14日,通海县发生的5.0级地震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一支支由各个行业组成的救灾大军快速行动起来,赶赴灾区,视灾区人民如亲人,以实际行动宣誓:危难时刻,我们与灾区人民同在。
地震发生后,通海县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深入一线,在抗震救灾中努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划建成者湾村、四街社区、县城新区3个集中安置点,军民联手搭建帐篷1210顶,转移安置人口39873人;组织志愿服务队伍376人,设立服务点10个,有序引导受灾及临时避震群众……
8月13日,地震时刻,通海县人民医院值班护士第一时间包裹好住院的3名新生儿,跑到空旷场地进行避难;产科的医护人员安全疏散24名孕产妇到安全避难场地后,紧紧抱住了14名新生儿,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这些孩子;凌晨5点14分,第一个地震宝宝在通海县妇计中心救护车上平安诞生。除全力救治伤者外,在抗震救灾一线,医疗卫生工作者到集中安置点进行帐篷内外消杀、开展震后卫生应急、深入到各个集中安置点进行健康巡检、安排部署受灾村组集中安置点卫生防疫……截至8月16日10时,累计出动卫生防疫车辆24车次,出动卫生防疫专业人员105人次,消毒面积7600平方米,杀虫面积3480平方米,公厕消杀2个,临时垃圾堆放点消杀2个,投入漂白粉340公斤,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公安、交警切实做好交通管制工作,禁止无关车辆进入灾区,确保救灾路线畅通;同时,组织警力分赴中心城区、乡镇(街道)加强巡逻,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玉溪日报特约记者 师云波)
各级红十字会调拨救灾物资支援震区
通海县“8·13”地震发生后,各级红十字会反应迅速,及时下拨救灾物资支援震区,推进救灾工作开展。
地震发生后,市红十字会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上启动地震Ⅲ级应急响应的安排部署和相关要求,根据《玉溪市红十字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立即启动玉溪市红十字会Ⅲ级自然救灾应急响应,投入救灾工作。13日凌晨6点,市红十字会赶至震中四街镇者湾村委会察看灾情,经过迅速报灾、积极汇报,14日上午,云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派出省红十字会救灾小组与市红十字会,赶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评估工作,同时紧急调运第一批价值约10万元的200个家庭救助包、20顶帐篷至通海县九龙街道,并在九龙街道大河嘴村一组、二组设置两个安置点。15日上午,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的价值约10万元的300个家庭救助包,玉溪市红十字会根据相关部署和要求调拨帐篷11顶、毛毯100床共计价值2.296万元的救援物资运送至通海、江川,用于支持两地红十字会开展救灾救助工作。救灾物资的及时发放,为灾区送去了温暖和关怀,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