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宁州街道城关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强化服务为主线,努力打造“五型”党组织,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引领和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四个一”(即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干部一个示范,一个居民一份力量),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计生先进单位”“云南省绿色社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玉溪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创新发展
打造“经济型”党组织
城关社区地处华宁县城中心,辖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属华宁县城商贸中心。社区内共有驻区单位78家,辖10个居民小组,人口4434户13456人,共有党员264名,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13个。
近年来,华宁县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着从有地农民到失地农民再到城镇居民的转变,如何解决好群众就业增收成了社区党总支最为关心的问题。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社区党总支发现主要症结在于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不明晰、产权归属不清、要素聚集不强等。针对存在问题,社区党总支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将盘活土地、服务好项目、服务好居民确定为社区发展方向,并将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到服务业、工商业、物流业上,力求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面对薄弱的集体经济,社区党总支探索了多种经营模式,通过产权置换关停了高耗能、高污染的集体企业红砖厂,重新规划为“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高了城市品位;为将城关社区建成服务功能更健全的现代化新型社区,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占地6亩的社区便民服务站和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同时使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32万元以上;整合现有的资产资源,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不同方式,先后建盖了宁州百货大楼、宁阳综合大楼、泉乡新城等经济实体,形成了社区商铺经济带,通过出租商铺使集体经济收入达870多万元……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把闲置资源变成“聚宝盆”,增加了集体收入,又为社区居民致富创造了平台。
增强服务
推进“五型”党组织建设
为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城关社区党总支提出以建设经济型、学习型、活力型、廉政型、和谐型“五型”党组织为目标,着力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时期新型社区。
为打造好“经济型”党组织,社区始终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想方设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为打造好“学习型”党组织,社区将每月30日定为干部学习日,并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严格组织社区各位党员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活动;为打造好“活力型”党组织,社区党总支在13个党支部、276名党员中推行党员积分制,实行党员分类考核管理;为打造好“廉政型”党组织,社区大力推行党务、居务公开,强化居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为打造好“和谐型”党组织,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善行美德光荣榜”评比工作……
在努力打造“五型”党组织的同时,社区党总支按照城市党建要求实现了“四个一”,即“一个党员一面旗子”:开展党员“亮身份、亮积分、亮承诺”三亮活动,接受群众监督;“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使党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克难攻坚的堡垒;“一个干部一个示范”: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一个居民一份力量”:通过党建带动,发挥居民正能量,从而支持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支持社区、小组发展,立足实际抓落地、见实效。
为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社区建立了综合服务平台、“城关智慧党建”公众号、城关社区群、流动党员一家亲群和最美城关群等党建信息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每月办理为民服务事项不少于400件,通过公众号及微信群,开展党建工作交流互动和工作督查,流动党员还可用微信平台向党支部按时、足额、主动缴纳党费,大大解决了外出流动党员不能按时缴纳党费等老大难问题;成立了华宁县首个党代表工作室,以“传党情、听民声、解民忧、促和谐”为宗旨,使党代表与群众“零距离”交流,成为党代表与广大党员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