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做实“万名党员进党校”工作,新平县结合实际,在乡村两级创新设立“农村党员学堂”,确保基层党员群众人人都能走进学堂学习各类知识,全面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扶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村党员学堂135个(乡级12个、村级123个),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教育培训机构全覆盖。
思想引领筑根基
新平县紧密结合农村党员体大、量多实际,紧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打造思想建党新型学习平台,并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将农村党员学堂打造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教育,补齐“精神短板”的思想建党新平台,努力开创农村跨越发展新局面。
资源引领促发展
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共建共享的要求,新平县合理配置资源,在乡镇一级利用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设立农村党员学堂;利用村级活动场所,把农村党员学堂建在村里,建在农民党员家门口,使农村党员群众实现就地学习,全面了解党的历史、理解党的各项政策。通过整合市、县、乡、村相关教育资源,组建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实践指导三类师资库,把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党员干部、党校教师、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先进模范、致富能手等纳入“讲师”范围;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业务、讲技术、讲故事,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有方向、有本领、有激情。目前,已初步建成了县乡村三级面广、效高、针对性强的师资库和课程库,达到点课、派课渠道畅通,为农村党员学堂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学习引领出实效
农村党员学堂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地点,注重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现实需要,开展党性、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央、省、市、县各类会议精神及惠农政策、种植养殖技能等教育活动。
课堂集中学理论。以“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为抓手,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等方面知识。在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的同时,增强党员引领基层群众致富能力,从而有效调动党员参学积极性。
田间地头学技术。除了室内线下授课,农村党员学堂还通过“挂党旗、戴党徽”,把党员教育开展到田间地头,围绕农村党员如何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组织县乡农业、林业、烟叶、畜牧等涉农部门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烤烟、蔬菜等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技术,打破了授课学习形式单一的模式,让基层党员群众学到实实在在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致富能力。
网络教学拓视野。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开拓网络教学,利用“云岭先锋夜校”、云岭先锋手机APP、美丽玉溪服务先锋党建信息化系列平台、远程教育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为农村党员合理配送优秀学习课件,同时积极开发乡土课件,组织党员群众向身边人、身边事学习,让学堂教育变得更加亲近,进一步坚定信念,筑牢党性。
新平县“农村党员学堂”是新时代党员教育向基层延伸、筑牢党的执政根基的一个新举措,把学堂建到村里,将教育送到家门口,让最基层的党员群众也可以上讲堂讲自己的致富经、讲体会、讲感受,打通了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有效推进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