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中小企业云服务网
  • 找资讯
  • 找服务
  • 找企业
  • 找产品
  • 找供应
  • 找需求
  • 找视频

共青团改革不断向深向实

发布时间:2018-07-30 来源: 浏览量:286

当前,共青团全面进入“改革时间”,解决脱离青年的突出问题,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成为改革主基调。如何在改革中,立足本职,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并配合党委政府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玉溪团市委从建立平台、引入项目、人才培训方面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引入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培育团属社会组织延伸工作触角

2015年,团市委孵化成立了玉溪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6年成立玉溪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个团属社会组织,不断延伸团的工作触角。

这些团属社会组织通过富有吸引力和针对性的活动形式,聚焦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贫困青少年和青年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了针对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课外辅导的“小桔灯”夜校,让其同在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募集善款100多万元,分别为易门县、新平县、华宁县投资建设了三所“希望小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筹集社会资源向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聚集,努力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需求的有效对接,上千名贫困留守儿童得到关注和帮扶;“希望‘心’生命救助计划”共为先心病患儿300余人次进行筛查,近80余名患儿得到资助,并通过手术治疗恢复了健康,重燃新生;同时,团市委在每年“3·5”学雷锋期间,组织多家社会组织在聂耳文化广场等地,为市民免费提供健康义诊、义务理发、车辆安全检测、发放“黄手环”关爱老年人行动、废旧电池回收、废旧书报回收、儿童贸易、慈善拍卖等等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志愿活动,延伸了团的工作触角,提高团属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

截至2017年底,市青基会累计接收捐款363.4万元,聚焦社会热点,帮助87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及时获得经济资助。

“共青团搭台,社会组织唱戏”协同参与社会治理

2017年,为加强“枢纽型”团组织建设,扶持和引导广大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拓展和延伸团组织的服务手臂和力量,完善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玉溪团市委联合市民政局下发《2017年共青团玉溪市委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方案发出后全市共有13家社会组织向团市委提交了18个项目申报书,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网络公示,最终确定了玉溪市心理学会、玉溪连心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等7家社会组织承接12355青少年服务台日常工作服务、阳光助考等7个项目。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团市委专门邀请昆明市红嘴鸥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对项目进行督导,并对承接团市委社会服务项目的七家社会组织进行培训,切实提高社会组织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此举在我市各部门中尚属首创,规范的流程、透明的评审以及完善的督导培训得到了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实现了“共青团搭台,社会组织唱戏”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如今,更多的社会活动,团组织只需确定好相应主题,发布通知,其“触角”便纷纷响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活跃了全社会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打造社会治理专业人才队伍

为把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由团市委主抓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登记在册的青年志愿者84980名。同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玉溪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与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整合我市社工专业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培训,进一步推动我市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