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中小企业云服务网
  • 找资讯
  • 找服务
  • 找企业
  • 找产品
  • 找供应
  • 找需求
  • 找视频

走出华宁特色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8-07-17 来源:玉溪网 浏览量:278

在全市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热潮中,华宁县立足时代大势,认清发展形势,找准发展差距,紧抓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决心,明确发展方向,以“五个必须”走出华宁特色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必须提高站位,对标对表,主动融入发展大势。十九大开启新时代,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作出“七个走在全省前列”、打造“三张牌”、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策部署,为华宁县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定了坐标。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华宁县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我们要抓住当前难得的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对标对表谋划落实,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扭住关键和重点,充分发挥华宁自身优势,着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撬动新动力,加快“实力华宁、开放华宁、绿色华宁、法治华宁、实干华宁”建设,着力打造“玉溪东部门户”,走出一条具有华宁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必须深化认识,找准差距,切实把握发展机遇。要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站在全市、全省的大局看华宁,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依然小,我县2017年GDP总量87.2亿元,落后于六个县区,在今年计划冲刺GDP过百亿的县区中我县实力偏弱,追兵渐近、标兵渐远的形势越来越紧迫。二是产业结构仍然不优。一产质量和规模优势不足,农业粗放式发展,天花板效应已然显现,柑橘产业的优势地位面临被其他县区取代的危险;二产总量和效益不高,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全市排名第7,传统产业停产面大,企业经营困难,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强大支撑;三产发展较为滞后,“泉、橘、陶”等特色资源的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投资和消费拉动不足,支撑我县经济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培植力度不够,刚性支出增加,国家融资政策调整、政府性债务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期,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压力巨大。我们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切实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高度警醒、端正态度,不为落后找理由,要为发展找办法。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华宁发展基础显著夯实、区位优势逐步显现、资源禀赋特色明显、产业优势独具一格的发展优势,树立起强大的信心支撑;要切实把握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五个华宁”建设,推动形成华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态势。

必须抓实项目,增加投资,努力扩大经济总量。一要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调结构、促转型上下功夫,坚持一产提质量、二产扩总量、三产增效益,着力培育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巩固提升第一产业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壮大第二产业。抢抓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机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业经济扩量增效。推动磷化工产业延链增效,巩固装备制造产业,盘活钢铁产业,壮大建材产业,培育扶持陶瓷产业、特色生物加工企业。扎实打好园区经济攻坚战,不断优化“一园五片区”产业布局,着力筑好引资凤巢。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克期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双创园开业营运,主动融入全市现代物流园区体系建设,推动信息消费、金融服务、商贸服务、家庭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要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商事制度等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积极成果,促进要素流动,激发内生动力。加快培育一批微型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民营“小巨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提品质、创品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教引领创新发展”大讨论大行动为载体,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汇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潜能。三要撬动投资拉动新动力。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作用,坚持“四个一再”,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精准对标国家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快智库建设,强化财政预算资金项目管理,谋划包装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继续实行“七位一体”工作责任制,完善项目落地决策机制,确保储备项目早获批,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建成。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振精神加压奋进。好局面是拼出来的,好形势是干出来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是乘风破浪还是随波逐流,考验的就是我们各级干部的拼搏劲头。面对发展压力,各级干部要从思想认识、方法措施、精神状态上找问题,提振精气神,集聚正能量,以优良的作风汇聚强大合力;要勇于比学赶超,切实在“比”中找到差距,在“学”中补齐短板,在“赶”中干出实效,在“超”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劲头十足想事干事。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我们要自觉做到“三带头”:即带头抓大事,在落实重点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和改善民生等大事要事上,想在先、干在前,亲自抓、带头做,激励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干事业;带头攻难事,敢抓敢管,敢打硬仗,积极主动到困难多的地方去攻坚克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的环节去打开局面;带头办实事,坚持多做少说、干成再说,把一切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所有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全部本领用到促发展上。

必须强化执行,狠抓落实,担当尽责服务大局。每一名干部都要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把措施拿得细一点,把工作做得实一点,真正胸怀大局,站位大局,服务大局,“给力”大局,推动大局。一分布置,九分落实,要大力弘扬实干作风,全力推进实干华宁建设,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干事创业。要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实现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形成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我们要强化执行意识,将思想和行动落实到一个“干”字上,对确定下来的事,快一点干;迟早要做的事,早一点干;需要协作办的事,主动配合干。要加大督办落实的频次和深度,分管领导主动检查问效,主要领导经常“敲钟问响”,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敢叫真、真碰硬、有说法。要强化刚性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奖惩机制,紧盯工作落实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作风问题,严格执纪问责,以过硬的作风、实干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共华宁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