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中小企业云服务网
  • 找资讯
  • 找服务
  • 找企业
  • 找产品
  • 找供应
  • 找需求
  • 找视频

牢牢把握“高质量”和“跨越”两个关键词 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将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玉溪网 浏览量:269

省委、省政府对玉溪提出“七个走在全省前列”和打造“三张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新目标新任务,既是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认可。我们是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的,关键在于各级干部坚定信心,围绕“怎么干”和“干什么”,以铁一般的担当,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只要思想不滑坡、精神不垮塌,就必定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怎么干——牢牢把握“高质量”和“跨越”两个关键词,在加快发展速度上持续发力,在提高发展质量上久久为功

高质量跨越发展怎么干,首先,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缺什么补什么。回顾玉溪这些年来的发展,财政收入走在了全省前列,财政支出却一直在尾部徘徊,2018年一季度,财政支出在全省排第10,这与我们收入第3的地位极不相称。另外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我们相较于曲靖、红河等也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工业投资这一块,这相当于少了下蛋的鸡,却要跟别人比谁下的蛋多。在招商方面,我们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土地成本、环境容量等都对我市的招商引资造成了较大制约。因此,要实现跨越发展,就需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努力多花钱、多投资,筑巢引凤,力求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

其次,应该顺应大势,找准定位,久久为功。在谋划高质量跨越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高质量”和“跨越”这两个关键词,在加快发展速度上持续发力,在提高发展质量上久久为功。玉溪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一条创新型道路。打造“三张牌”和科教创新城,是一条符合玉溪实际的跨越发展之路。一定要抓住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我市打造“三张牌”的要求部署,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统筹推进科教创新城建设,当然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

第三,要真抓实干,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向重点产业、重点发展的产业、有潜力的产业倾斜。省委、省政府为我市发展把了脉,而且把得很准,市委、市政府也已经定下了发展规划,接下来就是我们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围绕着设计图纸盖房子的时候了。譬如,从财政工作的角度来看,有限的财政资金,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投入教育发展?有限的产业资金是用于支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传统产业,还是向虽然目前贡献不大,但是符合发展规划、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难的是在于做,难的是在于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平衡现在与将来的关系。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让资金、项目、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同时要合理统筹好短期发展和长期利益的关系,不能为了争一时之先而牺牲将来。

干什么——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做好财力保障

一、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将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一是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政策和资金投放的精准性。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健全覆盖城乡、注重公平、均等共享的民生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着力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完善脱贫攻坚财政支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投放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增强新动能,不断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围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将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等要求。我们将积极探索研究,加大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力度,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财政部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按照中央、省关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统一部署,进一步理清市、县区事权与支出责任,积极调整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能力。二是坚持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突破口,实施中期规划、加强项目预算评审、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促进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绩效管理闭环。三是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政府债务管理,保障财政运行安全高效,有效防范财政风险。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毅力,毫不动摇地把改革深入持久地推下去,及时跟进已出台改革政策的落实落细情况,分析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改革举措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三、提高财政部门履职能力,推动财政工作从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重点是提高七种能力:一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从政治高度和全局广度看待与做好财政工作,立足财政工作的基础和支撑地位,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开展各项财政工作,打破部门局部利益观念,统筹管好用好财政资源和其他资源,加强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发挥好宏观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二是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坚持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和掌握财政改革发展内在规律,妥善处理涉及财政的各种重大关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三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思维惯性和习惯做法,使财税政策制定、制度安排设计、管理方式方法等更加符合现代财政治理的要求。四是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自觉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始终在法治财政的轨道上全面推进各项财政工作。五是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始终绷紧财政可持续发展这根弦,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六是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更好地推进财政改革举措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全方位全过程把握财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做到全盘掌控,有的放矢,拿捏有度,合理控制速度和规模。七是提高精准思维能力。科学精准编制预算,做到年初预算与年终结算一个样,除应急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外,一般不进行调整。

总体来说,下一步,市财政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重要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做好财力保障,切实为推动玉溪市高质量跨越发展、打造“三张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七个走在全省前列”而努力。

(作者系玉溪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