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全市档案工作会获悉,近年来,我市档案部门以服务民生为导向,积极开展档案接收征集和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服务民生、保护当地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当地民族、重要产业、历史事件、重要任务,特别是重大历史变迁和普通民众的历史记忆,通过网站、电视、报纸发布征集档案通告,在社会广泛开展特色档案征集活动,让散失于民间的各类珍贵史料重新回归,维护历史记忆的完整与安全。在做好档案收集整理的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档案馆自身资源优势,开发档案文化产品,使档案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市档案馆相关部门和专家合作编辑了《玉溪花腰傣服饰与文化概说》《滇傩探秘》;红塔区编印了《世界上最长的节日——红塔区米线节》;澄江县编印了《图说澄江·交通运输》;华宁县编印了《云南·华宁县柑橘节专题文件汇编(2014―2016)》;元江县编印了《元江乡土韵言》《〈湖月集〉点校》《元江县历代诗词楹联选集》。
为充分发挥档案作用,我市在服务民生领域和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坚持以民生档案为根本,大力推进档案资源建设,档案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结构更加合理。目前,全市累计馆藏档案总量达到72.27万卷,其中特色档案4.2万卷。同时,我市还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完成档案目录数字化740多万条、全文数字化2707.34万页,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已全部完成条目录入及原文数字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