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投身教育行业至今,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杨春楠一直把教书育人看作一项良心工程。二十三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致力于无私奉献、哺桃育李、发展和繁荣玉溪教育事业,迎来送往一届届莘莘学子,培养指导一批批青年教师,探索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打造好名师工作室实现更多教育资源共享。
三尺讲台耕耘不辍
2001年,由玉溪师范学校改建的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登上千禧年的高中教育列车,时任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的杨春楠面临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管理工作的巨大转变,但他毫不退缩,带领教研组成员开展教学改革,顺利度过适应期,迎来学校发展新局面。
2009年,适逢新课改拉开序幕,时任年级主任的杨春楠带领2012届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把握新课改教学与考试的新动向,参透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听课年均高达80多节,终于看到新课改的成效。”杨春楠回忆说,她所带年级在2012年的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首次实现学校高考上线率达100%,首次实现高考一本率突破40%并达到45%,至今仍被教师学生津津乐道。
23年的执教生涯,杨春楠始终坚持站在教学一线,与学生并肩作战,先后获评玉溪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两次参加玉溪市教学竞赛中两次一等奖。如今,高三12班一周6节的历史课仍然由杨春楠讲授,“工作和上课两手都要抓,教育和教学都不能误。”在杨春楠看来,不争做领域里名气最大的佼佼者,但一定要做最用心的人。
“楠姐”讲课风趣幽默,博古通今,潜移默化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私底下和蔼可亲,易于相处。对此,杨春楠坦言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把握好“度”,一味苛刻和过度纵容都不是良策。在2011年至2015年担任学校德育处主任期间,杨春楠深入班级和学生群体,从早读、课间业余活动到班会课甚至午睡晚睡,所有和学生管理及德育相关的事项都了如指掌,这也更加拉近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教育资源实现共享
“教学是毫无保留的,不同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是会有所不同的,但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融会贯通的。”杨春楠一直倡导的教育资源共享,从她23年的教学工作表现中即可窥见一二。
作为2014年至2017年玉溪市首届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杨春楠带领工作室成员,有创造性地开展送教下乡、示范课研讨、高考讲座、优质资源共享、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策略指导等工作。几年中,足迹遍及玉溪市17所高中,讲座和示范课达40多场,惠及全市文科生约10000多人次。其间,170多人次教师参与交流学习,其中11名教师经她指导后参加省、市讲课比赛均获得奖项。在2017年玉溪市第一届名师工作室考核中,杨春楠优秀主持人的称号实至名归。
在杨春楠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市级课题《高三历史高效复习策略研究》的调研工作,为全市高三学子备战高考铺路奠基。此外,她还先后赴元江县、易门县、江川区为当地初、高中班主任开展培训讲座,并于2017年5月奔赴迪庆藏文中学开展高考备考讲座。多年来积累下的教育教学经验,也通过杨春楠一手打造的名师工作室平台传播至全市七县二区多所初、高级中学。
让教书育人后继有人
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杨春楠意识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巨大推动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她从自身科研能力抓起,在2013年任学校科研处主任后,完成一个国家级子课题、两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2017年组织教师成功申报四个市级课题,现在正在研究中。此外,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撰写校本教材和校本辅导资料,目前完成11个校本特色课程和15本学科教学辅导资料的编写成书工作。
培育优秀青年教师,也是杨春楠一直以来想要做好的事情。尽心栽培一批本校青年教师,全力辅导一批学科精英,悉心指导校内外教师参加各类竞赛不断成长,让玉溪教育事业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面正是杨春楠所乐见的。
在新进教师的引进和考核工作上,杨春楠义不容辞担起重任。多年来,她一直承担玉溪市历史学科教学竞赛评委工作和高考指导专家工作,包括自2006年以来玉溪市高考模拟题的命制工作。也在玉溪市考核历史教师的评委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多次参与玉溪一中历史教师的引进考核工作,承担通海县引进考核新教师工作,以及多次担任玉溪一中、玉溪三中、玉溪二中、江川二中、华宁一中、江川一中学科竞赛评委工作。
不仅如此,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和培养也少不了杨春楠的身影。近年来,杨春楠指导本校历史教研组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一次、省级一等奖一次、市级一等奖六次,青年教师逐渐崭露头角。得到杨春楠结对帮扶的周荣老师现已成长为骨干教师,对于杨春楠的倾心栽培,他表示有一位好的指导老师引路,在职业成长道路上受益匪浅。
“入选‘兴玉教育名师’后,更要利用好资源做实事。”杨春楠告诉记者,她将把手上的资源和奖金用在下一步课题研究和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上,一鼓作气,挖掘和培养更多年轻教师,让教书育人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