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市委书记罗应光受国家行政学院和国家信访局的邀请,为在北京举办的“厅局级干部信访工作专题研讨班”作专题讲座。
罗应光以《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为题,与全国部分地市分管信访工作的厅局级干部分享了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和体会。围绕必须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在一线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为信访工作的遵循“三个必须”,罗应光用广龙小镇搬迁、带案下访解决峨山县塔甸镇七溪村农田污染问题、到新平县库独木村调研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时帮村民解决拖欠工钱问题等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
通过案例,罗应光指出,必须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利益作为重大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中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将基层组织建到群众身边,随时随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新时代,信访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党政一把手要负起责任来,必须在‘一线’做好群众工作,妥善解决群众的诉求。”罗应光认为,“一线”是各级“一把手”尽职担责的主战场,是发现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进和提升工作能力水平的大熔炉,要通过“一线”这个平台去主动发现一些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干部作风层面,或者决策环节、落实环节存在的全局性、根本性、深层次问题。从而用“一线”不断检验和完善决策机制,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罗应光指出,通过在“一线”做信访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为了玉溪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遵循。在决策和工作中,都始终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抓发展、谋发展的最终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中,凡是重大改革、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和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先期征求民情民意,分析评估事项是否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各方面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能否为绝大多数群众接受和支持,及时中止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项目,群众点头再实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汲取群众智慧,更多地考虑群众实际利益,更多地解决群众困难问题,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在民生领域累计投入700多亿元,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2017年,全市各项指标都已达到脱贫标准,有望实现率先脱贫目标,真正实现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同时,致力于让伤害群众利益的干部得到惩处,仅去年一年,就查处了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70件93人,立案审查扶贫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52件78人。
据了解,此次研讨班共邀请了两位地市委书记讲授信访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