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后,温度骤然下降。而新平县建兴乡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们还忙碌在贫困村贫困户家里。
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身影就一直活跃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们带着各级党委、政府的信任,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引导帮扶当地群众发展。2016年3月以来,来自市直5个、县直7个行政事业部门和乡14个中心(站)所的38名工作人员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建兴乡,积极主动配合乡、村(社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晒得黎黑的脸庞,穿着轻便的服装,脚蹬一双运动鞋,自2016年2月到建兴乡建兴村任第一书记以来,自旭已渐渐融入这片高原黑土地的生活。从市政府督查室下到农村,从第一书记到建兴乡副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自旭说,这既是历史的重任,更是历史的机遇,脱贫攻坚的洗礼,将会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当好脱贫致富服务队,真正做到到位不移位、指导不指挥、锦上添花不添乱。在各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给村“两委”注入了新观念、新活力……帮助贫困村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培养一批带富能人、培育一批致富产业、壮大一批集体经济、完善一批管理机制、化解一批矛盾纠纷……驻村工作队正日益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
“驻村工作关键是要真正融入群众的生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和他们交朋友,他们才会和你讲实话,如果和群众来虚的,工作就没办法开展下去。”自旭说。
2017年伊始,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全部按村编入建兴乡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对全乡13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100%的入户再核实。
“老百姓不认可你,说什么都没用,驻村工作队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聊天。比如房子盖起来了,差亲戚多少钱?信用社还差多少贷款,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把他们当自己亲戚来看待。”自旭说,“群众不认可你,对家里的情况不会交底,动态管理就流于形式了。”
“没有扶贫基础设施硬件的建设和产业支撑的脱贫是假脱贫。”自旭说。驻村扶贫工作队和乡、村(社区)始终把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造血式脱贫攻坚的中心工作,着力抓好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种植养殖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走强农致富路,靠志气实干苦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近两年来,负责挂包帮建兴乡的市政府办公室等5个部门,县交通运输局等7个县直部门,直接帮助建兴乡解决或协调扶贫资金项目53个。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建兴“整乡推进、精准脱贫”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在种植业上,洋芋、露水草、茶叶、桃子、魔芋、林下香菇、人工菌等种植项目已按计划完成种植任务。建成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药材种植示范专业村、野生古茶树人工培植示范观光园、林下种植示范基地、蔬菜育苗点、高山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在养殖业上,发展了生猪、山羊、黄牛、土鸡、蜜蜂养殖示范户,建成经果林下养殖示范基地1个,养蜂专业村1个。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作为村(社区)的第一书记,不仅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役,还要答好老百姓出的每一道考题,向党和政府、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自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