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中小企业云服务网
  • 找资讯
  • 找服务
  • 找企业
  • 找产品
  • 找供应
  • 找需求
  • 找视频

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8-03-13 来源: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浏览量:2887

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

(民营经济相关部分解读)

( 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杨迪 )

日前,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主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经济工作主战场,优化环境、激发活力、释放潜力,确保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包括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以提振工业投资为突破加快工业发展、以促消费扩贸易为着力点稳定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动力、强化责任抓落实7个方面。现就《意见》中与民营经济密切相关的重点措施详细解读如下:

一、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主体

《意见》强调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2018年3月底前提出年内拟升规企业名单,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金融、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0户。省财政从年度预算中安排1亿元,用于新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

《意见》提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筛选一批有一定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入库培育,入库企业一次性给予2万元支持;对首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入库企业,依据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给予每户企业最高30万元资金支持。确保2018年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不少于10户、上市企业不少于2户。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深入推进“三大战役”

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意见》强调要深入实施民营经济“双培双优”行动计划,培育小微企业促创业、培育骨干企业促转型,优化服务促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围绕“名企、名品、名家”培育,坚持以落实政策为核心、企业培育为重点,围绕“三个三”开展工作,即实施3个工程(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完善3个制度(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民营经济考核评价制度、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缓解3个难题(融资难、转型难、降成本难),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新动力,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意见》要求认真落实“三个10强”考评办法,出台支持重点县、市、区率先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20个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市、区先行先试,力争2018年新增经济总量达1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10个左右。

在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方面,《意见》提出:实施园区发展“千百亿工程”,到2025年,培育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园区,培育50个特色鲜明、主营业务超百亿元的专业园区;创新园区“投融建管营”模式,从投融资到建设及后期管理,直至项目销售,全部由城乡投资公司一体化运作,有效协助地方政府完成保障性住房的融资建设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保障性安居工程机制欠缺、资金不足等问题,让更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从中受惠;推进“10+50”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力争2018年新增4个百亿园区。

三、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动力,鼓励创新创业

在推进创业创新方面,《意见》要求尽快出台我省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

《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奖补措施,对新获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及3年有效期满继续通过评审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补;对引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采取后补助方式最高给予10万元的奖补。组织实施60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组织认定20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对新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按照国家级300万元,省级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支持建立制造业中心,按照国家级300万元,省级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

《意见》同时强调建设云南省“双创”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实施省级创业园区建设升级计划,在已认定的60个省级创业园区中,每年重点培育建设3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由省财政对每个示范基地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资金,所需资金从省级创业资金中安排。支持社会投资机构通过直接购买或租赁已开发闲置房地产楼盘作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符合条件且通过评审的,最高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从微型企业培育工程专项资金中安排1亿元资金,采取发放服务券、服务补助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以初级应用为主,覆盖信息、投融资、创业辅导、人才与培训、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等8个方面的后续服务。出台我省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